7月7日起,ku游备用登录入口南非访学团的11名师生顺利抵达南非,开启了斯坦陵布什大学暑期访学项目。
在斯坦陵布什大学学习期间,访学团成员学习了《中国在非洲:导论》课程。该课程由资深外交政策分析师Ms. Sanusha Naidu讲授。Ms. Sanusha Naidu同时也是中央电视台、英国广播公司等主流新闻机构中关于国家和国际问题的固定媒体评论员,她在中非合作及非洲国际关系领域拥有丰富经验,为学生们带来了深刻的学术洞见。
课程内容
7月10日至11日的课程涵盖了中非关系的多个维度,从历史渊源到当代的政治经济互动,从发展合作到技术创新,内容丰富多样。课程第一天,Ms. Sanusha Naidu首先介绍了中国与非洲的历史关系,讲述了冷战时期中国对非洲解放运动的支持,以及19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转型对中非关系的影响。接下来,课程深入探讨了中国在非洲的政治战略,包括与非洲国家的外交政策及其背后的政治动机。
在经济与贸易模块中,学生们了解了中国在非洲的投资与贸易现状,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对非洲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讨论中,学生们分析了中国投资对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的贡献,以及由此带来的债务问题。通过对中非贸易数据的研究,学生们发现,尽管中国是非洲的重要贸易伙伴,贸易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但从长期的视角看,中非贸易总体上是平衡的。
课堂上,Ms. Sanusha Naidu通过互动讲座、专题讨论及多媒体展示,带领学生们深入了解中非关系的演变,重点分析了中国在非洲的经济战略及其地缘政治影响。课程不仅提供了历史背景,还结合当前事件,使学生们对这一领域有了全面的认知。
在发展合作方面,课程讨论了中国在非洲的援助项目及其对当地社会发展的影响,重点分析了中非合作论坛(FOCAC)的作用及其成效。技术创新与环境保护模块则探讨了中国技术输出对非洲环境的影响,强调在发展中如何平衡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课后学生们进行了分组,以三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展示的准备。
课程讨论
课堂讨论环节,学生们对中非关系中的诸多议题与教授展开了热烈探讨。首先是对非洲国家自主性的讨论。有学生指出,尽管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带来了经济增长,但非洲国家应更加主动地制定和执行发展策略,以确保自身利益。另一部分学生则强调,非洲在中非关系中的自主性不仅关乎经济利益,还涉及政治和文化。
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互动
关于中国投资的双重影响,学生们分析了基础设施发展的益处与债务压力之间的矛盾。有学生提到,中国的大规模基础设施项目在促进非洲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可能导致非洲国家的债务负担加重,需要谨慎权衡和管理。
“一带一路”倡议的长期影响也是讨论的热点之一。学生们认为,该倡议不仅促进了中非经济合作,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国在全球的地缘政治影响力。部分学生反思,这也可能导致某些非洲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依赖,进而影响其自主发展能力。
此外,关于技术创新与环境保护的话题也引发了热烈讨论。有学生提出,中国的技术输出在提升非洲科技水平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需注意其对环境的潜在负面影响。如何在引进技术的同时保护环境,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反思与展望
此次课程极大地拓宽了访学团成员对国际关系与发展经济学的认识。理解中非关系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国际战略伙伴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关于非洲自主性的讨论,提供了平衡的视角,揭示了这一关系中的机遇与挑战。学生们期待进一步探索这一领域,研究非洲国家如何利用与中国的关系促进自身发展。
目前,课程仍在继续,学生们将进一步深入学习中国在非洲的环境保护策略、科技合作与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内容。